阿勃勒—夏季限定夢幻黃金雨!關於阿勃勒你知道多少?

阿勃勒 (英文名為”Golden Sshower”, “Golden Rain”),有些人也把它稱作「金急雨」、「黃金雨」,一看到它落英繽紛的美景,你就會明白這些名字的由來。這神秘的植物,擁有豐富的花語和神奇的功效,但同時也伴隨著一些讓人關注的缺點。本文將帶您深入了解阿勃勒的一切,從花語、花期到果實和種子,讓您對這種植物有更全面的認識。

阿勃勒花語

阿勃勒的花語是「金色之戀」,它的花朵鮮黃燦爛,即使在炎熱的夏日陽光下,也能閃耀迷人的光芒,猶如詩人余光中所形容的「一盞盞、一串串,多少燦爛的金吊燈」。

阿勃勒花期

金鏈花,俗稱阿勃勒,花期在5至6月,初夏時分,滿樹金黃色花朵隨風搖曳,宛如一串串美麗的花序。花朵形狀酷似香豌豆花,單朵花像小黃蝶展翅飛舞,長串的開花約有二十公分長,當花瓣隨風飄落,如同雨絲落下,因而有「黃金雨」的別稱。

阿勃勒花

每逢夏季,樹上就會垂吊一串又一串盛開的花,隨著樹葉愈來愈少,滿樹的花就愈來愈多。花瓣在凋謝前會先轉為淡黃色或白色,與金黃色盛開時最美麗的花相互襯映,一串串阿勃勒金黃花瓣高掛樹梢,因此阿勃勒又被稱為黃金雨。阿勃勒花多在4到6月間開花,有些學校畢業生離校前都在阿勃勒樹下拍紀念照,因此又有「畢業花」之稱。

阿勃勒

阿勃勒果實

阿勃勒的果實屬於長莢果不易開裂,呈現圓筒狀的長條,質地堅硬,成熟時從綠色轉變為黑褐色。這種果實需要一年的時間才能成熟,因此一棵樹上通常同時存在著花朵和果實。果肉呈現瀝青狀的黑色,質地黏稠,具有特殊的氣味,味道像是發酵過的醬膏。

阿勃勒種子

阿勃勒的每個果實內含一顆扁圓形、呈現褐色光澤的種子。

阿勃勒

阿勃勒的葉片為偶數羽狀複葉,每個葉柄上有3~8對小葉。由於葉片生長茂密,在臺灣的夏季8~10月,阿勃勒是相當良好的遮陰樹種。此外,阿勃勒的葉片也是臺灣黃蝶的食草植物,在繁殖期間,常可見到葉背上布滿白色蟲卵。

阿勃勒缺點

最近有醫師在國內發現,一些人吃了撿拾的阿勃勒果實後,僅僅吃了2到3天就出現噁心、拉肚子、頭暈等症狀,經就醫檢查後發現肝指數竟高出常人10倍。這是因為阿勃勒果實中含有一種活性成分,長期食用可能對肝臟有毒性,因此存在安全疑慮,而目前尚無法確定每日的安全食用量。

阿勃勒果實有毒

阿勃勒的果實含有羥基蒽類衍生物,攝取後會刺激腸胃道蠕動,導致腹瀉。最近歐洲食品安全局的研究報告指出,長期食用含有羥基蒽類衍生物的食品或膳食補充品存在安全疑慮。

阿勃勒功效

阿勃勒、臘腸果和其萃取物中都含有刺激腸道蠕動的成分,稱為「番瀉苷」。儘管這些成分可能讓你覺得瘦身、減肥、通便,但實際上只是排除了體內的水分,體重減輕是由於水分流失,而非脂肪減少。長期使用這些成分可能導致腸道蠕動增加、腹瀉,使腸道對刺激的耐受性增強,並可能產生依賴性,需要增加劑量。

阿勃勒是一種充滿神秘與魅力的植物,它的花語、花期、果實和功效都值得我們深入了解。儘管它有著一些缺點,但正是這些特點讓它顯得更加獨特。讓我們珍惜阿勃勒,將其美好的一面展現給世界。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